數(shù)九寒冬,皚皚白雪,百花中傲然綻放的,數(shù)梅花最有“姿態(tài)”。古往今來,文人墨客贊譽梅花的古詩詞多不勝數(shù)。“墻角數(shù)枝梅,凌寒獨自開”;“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那么,你了解梅花嗎?你能分清楚梅花和蠟梅嗎?讓我們來一探究竟。
梅花二三事
在植物學中,梅隸屬于薔薇科杏屬,梅原產(chǎn)中國南方,具有花果兼用的特性,食用和觀賞價值都很高。中國勞動人民應用梅的歷史很悠久,據(jù)考證,梅距今已有7000 多年的應用歷史,3000多年的引種栽培史。梅的露地栽培主要分布在長江、珠江及淮河流域,大致以黃河為界,在黃河流域以北地區(qū)多不能露地越冬。梅花開花的平均溫度是零下5℃~7℃,喜陽畏澇。因此,古時吟誦的梅花多分布在中國中、南部地區(qū)。明清時期,梅的種植栽培技術(shù)大有進步。杭州、蘇州、南京、成都等地涌現(xiàn)了大量梅園,清代龔自珍在《病梅館記》中記載:“江寧之龍蟠、蘇州之鄧尉、杭州之西溪,皆產(chǎn)梅?!焙贾莸摹办`峰探梅”、蘇州鄧尉的“十里香雪”均是流傳至今的觀梅佳話。梅花的品種繁多,由于長期栽培,變異性較大,現(xiàn)今共記錄的品種數(shù)有300多個。后來中國學者將其分為11個品種群,即單瓣、宮粉、玉蝶、黃香、綠萼、跳枝、朱砂、垂枝、龍游、杏梅以及“美人”梅品種群。
南梅北移
梅花的觀賞價值很高,果實可食用亦可入藥。自明代開始有識之士嘗試將梅花從南方引種至北方,但都需要建造花房溫室保護栽培,自然環(huán)境下的露地栽培均未成功。直至20世紀60年代,以陳俊愉為首的研究團隊在系統(tǒng)研究梅花的基礎上,成功培育出了抗寒品種,實現(xiàn)了南梅北移,營造了“北國江南”的賞梅景象。“美人”梅(攝影/北京植物園虞雯)
南梅北移首先需要解決的問題是抗寒品種的選擇和培育。學者們運用科學方法結(jié)合露地栽培實踐,最終研究發(fā)現(xiàn)雜交選育的杏梅和“美人”梅品種群抗寒性最強,最低可耐零下25℃的低溫,綠萼品種群和玉蝶品種群較抗寒。因此在北方地區(qū)栽種梅花時應選用抗寒性強的品種。南梅北移的第一站是北京。1958年,北京林業(yè)大學與北京植物園合作,將南方梅花引種至京,并對生長的梅苗進行自然選擇。
1962-1963 年,一批梅苗經(jīng)受住了朔風寒流的考驗,露地綻放,標志著南梅北移取得了初步成功。此后,學者們進行了大量遠緣雜交與抗寒育種試驗,發(fā)現(xiàn)人工雜交苗抗寒性優(yōu)于天然授粉苗,并培育出“山桃白”梅等十幾個可以抵抗低溫的新品種。但是,這些品種卻在雜交過程中喪失了獨有的香氣,梅花研究者經(jīng)過摸索后,將“淡豐后”與“北京玉蝶”雜交,最終從70多株幼苗中篩選出了新品種“香瑞白”梅,既能抗寒又梅香馥郁。如今,可以在北京露地越冬的梅花品種已達40余種。綠萼
21世紀初,三北地區(qū)北部開始進行區(qū)域試驗與推廣,吉林公主嶺梅園在實踐中總結(jié)出一整套適用于寒地黑土的梅花栽培技術(shù),以抗寒為中心,環(huán)境、品種、措施“三對口”,杏梅品種抗寒性最強,可以直立栽培,無需任何防寒保護措施,就可以安全越冬;“美人梅” 品種抗寒性次之,采用傾斜角匍匐栽培;通過觀察記錄總結(jié)三北地區(qū)北部各試驗點的栽培和表現(xiàn)情況,加以綜合分析研究,南梅北移的系統(tǒng)理論和實踐體系逐步形成??购坊ㄆ贩N在大慶、公主嶺等地露地開放,使梅花栽培區(qū)域北移了2000多千米,終于也可以去天寒地凍的塞北“踏雪尋梅”了。
“月昔梅”和“蟲昔梅”的爭議
1989年1月,中國花卉協(xié)會梅花蠟梅分會成立,致力于推廣梅花蠟梅的產(chǎn)學研工作,弘揚梅花蠟梅文化。為什么名稱里要把梅花蠟梅并列呢?到底是“臘梅”還是“蠟梅”呢?2019年的新版《現(xiàn)代漢語詞典》中,“臘梅”詞條后注釋:同“蠟梅”;“蠟梅”詞條后在特征描述后附注“也作臘梅”??梢?,從詞語使用上來看,兩個詞是可以通用的。但在植物學意義上,“蠟梅”是規(guī)范寫法,在植物學上的蠟梅(Chimonanthus Praecox)也并不隸屬于梅的任何一個品種群,甚至不同科不同屬,沒有特別近的親緣關(guān)系。梅是薔薇科杏屬,落葉喬木,與杏、桃、櫻等是近親。蠟梅是臘梅科臘梅屬,落葉灌木,抗寒性較強,在不低于零下15℃時能安全越冬,是真正能夠在北方“疏林凍水熬寒月”的花木。蠟梅(攝影/北京植物園虞雯)
古代李時珍的《本草綱目》、現(xiàn)代《中國植物志》均記作“蠟梅”。古人也對此疑惑,當時的學者給出了答案。明代王世懋在其所著《花疏》中記載道,“蠟梅是寒花,人以臘月開,故以臘名,非也,為色正似黃蠟耳?!币馑际窍灻坊ㄊ屈S色的,表面像涂了一層蠟,因而得名,這也正是蠟梅花在性狀上的特色。梅花居中國十大傳統(tǒng)名花之首,具有悠久的應用和栽培歷史,以其淡雅芬芳凌寒傲雪的特性被世代頌揚。經(jīng)過植物學家數(shù)年潛心研究,不斷實踐,終使源自南方的梅樹種成功移植到了北方寒地。大千世界,奧秘無窮,我們更需懷抱科學的態(tài)度,探究表面背后的真相。
(責任編輯 / 韋斗斗 美術(shù)編輯 /周游)
作者:張英姿(北京科學中心展覽教育部講師、助理研究員)來源:《知識就是力量》雜志
關(guān)注【深圳科普】微信公眾號,在對話框:
回復【最新活動】,了解近期科普活動
回復【科普行】,了解最新深圳科普行活動
回復【研學營】,了解最新科普研學營
回復【科普課堂】,了解最新科普課堂
回復【科普書籍】,了解最新科普書籍
回復【團體定制】,了解最新團體定制活動
回復【科普基地】,了解深圳科普基地詳情
回復【觀鳥知識】,學習觀鳥相關(guān)科普知識
回復【博物學院】,了解更多博物學院活動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