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科普:放了5年多的綠茶還能喝嗎?以及“越陳越香”的那些茶
發(fā)布時間:2021-05-06
瀏覽次數(shù):763

前幾天,在清理冰箱的時候發(fā)現(xiàn)了一袋2015年的綠茶。

雖然顏色跟新茶相比有點暗淡了,不過也還是綠茶的顏色。而且也沒有異味,就沖泡了一杯。

綠茶的鮮爽消退得比較多,不過沒有異味,咖啡因和茶多酚的味道還是很正的。

在生活中,經(jīng)常有人問“XX茶能夠放多久”“XX茶過期了還能不能喝”。

跟其他食品相比,茶葉是相對比較容易變質(zhì)的。一方面,茶葉的吸附性很強,如果沒有密封,很容易吸收空氣中的水而受潮,同時吸附周圍的“異味”;另一方面,茶葉中的許多成分,比如茶多酚、茶氨酸以及各種微量的“風味成分”,都不夠穩(wěn)定,在存放中會慢慢發(fā)生變化。

有趣的是,不同成分的變化,對于風味的影響是不同的。比如,茶氨酸是茶中“鮮爽”風味的來源,它在存放中會轉(zhuǎn)化分解,茶的鮮爽味就逐漸下降;兒茶素等茶多酚澀味明顯,在存放中會發(fā)生氧化,氧化而成的茶黃素就不那么澀,尤其是茶黃素能夠有咖啡因結(jié)合,使得自身的澀味以及咖啡因的苦味都降低。此外,還有一些纖維素分解分解成多糖而增加“稠滑”的口感等等。

茶葉保存的復雜性在于:

一方面,不同成分的變化對于風味的影響不同。有的變化是“好的”,比如兒茶素變成茶黃素,在于咖啡因結(jié)合,會降低苦澀味。這是通常綠茶泡不好就容易苦澀,而紅茶就不那么明顯的原因。而有的變化是“壞”的,比如茶氨酸的降解,茶的鮮爽就會降低。

另一方面,不同變化的適宜條件不同。在不同的保存條件,比如溫度、濕度、光照等條件,會影響到不同反應(yīng)的速度。

就跟任何的化學反應(yīng)一樣,反應(yīng)時間只是影響產(chǎn)物的一個因素,甚至不是最重要的因素。除了時間,反應(yīng)條件以及原料——在這里,也就是茶葉本身和保存條件,對于茶葉風味的影響要更大。

一般來說,高品質(zhì)的綠茶中茶氨酸較為豐富,它所帶來的“鮮爽”是綠茶最重要的品質(zhì)特征,兒茶素的“澀”是它的特征風味。在存放中,茶氨酸的分解導致鮮爽度下降,兒茶素的氧化也使得它的“風味不同”,再加上泡出的茶水顏色變深,我們就覺得它“變質(zhì)”了。如果是在常溫下,綠茶放幾個月,風味的變化就較為明顯,所以我們通常會說“綠茶不耐存放”“喝當年的綠茶”。

而前面那袋2015年的綠茶,一直封裝在鋁箔袋中,放在冰箱冷凍室里。這樣的條件,茶葉不會受潮,各種化學反應(yīng)的速度也很慢,所以即便是放了5年多,也依然“還能喝”。

氧化是茶葉變化中最重要的反應(yīng)。而紅茶則是在制作中已經(jīng)把氧化進行到了極致,所以在存放過程中的氧化就不是什么大問題了。而紅茶工藝帶來的醇、酮類風味物質(zhì)相對較為穩(wěn)定一些,所以紅茶的存放就要比綠茶更容易。

圖片來源:myjapanesegreentea.com

簡單來說,制作過程中不氧化或者氧化程度輕的茶,比如綠茶或者鐵觀音等輕度氧化的烏龍茶,在存放中就比較容易“變質(zhì)”;而氧化程度深的,比如紅茶和單從、巖茶等重氧化烏龍茶,就更容易保存一些。但不管哪一種,如果“密封+低溫”,都可以大大延長保存時間。如果密封的時候抽了真空,就更加有利于保存。

白茶和黑茶的情況則有些不同。

白茶和黑茶通常都是用成熟的葉片。白茶是不進行殺青滅酶,充分利用鮮葉中本來的酶進行葉片內(nèi)物質(zhì)的轉(zhuǎn)化;而黑茶則是進行深度的氧化和發(fā)酵,也是讓葉片中的物質(zhì)充分轉(zhuǎn)化,產(chǎn)生新的物質(zhì)。制作完成之后,“鮮爽”的物質(zhì)也不剩下什么了,也就不怕“繼續(xù)氧化”。而其他的那些物質(zhì),繼續(xù)發(fā)生緩慢轉(zhuǎn)化的結(jié)果,還“有可能”使得風味變得更好。其中白毫銀針的葉片很嫩,能留下一定的“鮮爽”,在之后的存放中“轉(zhuǎn)化”就不見得有利。而普洱生茶不算黑茶,而是一種特殊的綠茶——成熟葉片,茶氨酸低所以本來就談不上“鮮爽”,成品含水量高,允許微生物的存在和緩慢生長,從而實現(xiàn)緩慢的轉(zhuǎn)化。

白茶、黑茶和普洱生茶“有可能”在存放過程中轉(zhuǎn)化得更好喝,所以被演繹營銷成了“越陳越香”。這種簡單化的口號很便于傳播和營銷,所以深受茶行業(yè)以及廣大“普通茶愛好者”的認同,反過來又進一步促進了這一說法的流行。而“更好喝”的前提——“合適的保存條件”以及“適當?shù)臅r間”,就被有意無意地忽略了。

圖片來源:teasoul.net

“越陳越香”的傳說,也就使得茶具有了“收藏”與“增值”特性——這樣的屬性,也就便于資本進入進行金融運作。過去的這些年,“老普洱”“老白茶”的風行,更主要的還是資本運作的結(jié)果。

茶畢竟是一種日常消費品。當把它炒作成一種“金融產(chǎn)品”的時候,也就出現(xiàn)了許多令人啼笑皆非的事情。比如經(jīng)常碰到有人拿出“三十年陳”“五十年陳”甚至“清朝”的“老茶”,動則幾萬、幾十萬甚至更高的價格。其實認真想一想:且不說它是真是假,在三五十年前,“老普洱”“老黑茶”“老白茶”的概念都還未興起,也就不會有人刻意地保存下來——今天能夠找到的,也只會是無意之中在不起眼的地方留存下來的。數(shù)量少、保存條件差、沒有明確的品質(zhì)標準,僅僅是放得年頭長,就能夠好喝嗎?

題圖來源:作者

來源:松鼠云無心


關(guān)注【深圳科普】微信公眾號,在對話框:
回復【最新活動】,了解近期科普活動
回復【科普行】,了解最新深圳科普行活動
回復【研學營】,了解最新科普研學營
回復【科普課堂】,了解最新科普課堂
回復【科普書籍】,了解最新科普書籍
回復【團體定制】,了解最新團體定制活動
回復【科普基地】,了解深圳科普基地詳情
回復【觀鳥知識】,學習觀鳥相關(guān)科普知識
回復【博物學院】,了解更多博物學院活動詳情

聽說,打賞我的人最后都找到了真愛。
做科普,我們是認真的!
掃描關(guān)注深i科普公眾號
加入科普活動群
  • 參加最新科普活動
  • 認識科普小朋友
  • 成為科學小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