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科普:時速40的海獅靠什么追上時速160的金槍魚?
來源:科普中國
發(fā)布時間:2022-10-28
瀏覽次數(shù):836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

紀錄片《藍色星球II》中有這樣一副場景:三只加拉帕戈斯海獅組團將一群金槍魚驅趕到方便它們捕獵的淺海區(qū)域,金槍魚們在海獅的追逐之下,逐漸被耗盡了體力,最終成為了海獅們的盤中餐。

圖片

海獅在捕獵金槍魚,圖片來源:參考文獻

乍看之下,這并沒有什么了不起,但如果告訴大家,金槍魚在海洋中還有一個別樣的綽號——“深海賽車手”,大家可能就會驚嘆于海獅的高超技藝了。

01

金槍魚,無奈的游泳王者

對金槍魚而言,靜止就等同于死亡,這不僅僅是因為捕食者,更是因為自己獨特的呼吸方式。

不同于一些能吸入海水,通過魚鰓過濾來獲得氧氣的魚類,金槍魚沒辦法主動吸入海水,它們只能通過快速游動,讓海水不斷經(jīng)過鰓部,從而獲得里面的氧氣。

這種方式叫做“強制通水呼吸”,如果金槍魚停止游動,那經(jīng)過魚鰓的海水就會很少,金槍魚能夠獲得的氧氣也就相應變少,金槍魚的生存就成了問題。

圖片

強制通水呼吸,圖片來源:weebly.com

所以金槍魚為了生存就必須游得很快,毫不夸張,金槍魚就是海洋中為了速度而生的游泳王者,它們可以在一瞬間提速到 160 千米/小時,平時的游泳速度也可以達到 60-80 千米/小時。

圖片

藍鰭金槍魚,圖片來源:Flickr/Neil kennedy

相比于金槍魚,雖然海獅流線型的體型也可以幫助它們在水中有效地進行移動,但海獅在水中的游速大概只有每小時 40 千米左右,遠遠比不上金槍魚。這速度都差了一大截,海獅想要去追逐金槍魚,在大家眼中,估計就是“聞汽車尾氣”的命了。因此,紀錄片中海獅成功捕獵金槍魚的場景才讓不少人感到震驚。

不過話說回來,海獅成功捕獲金槍魚其實并非偶然,成功的奧秘早就寫在了海獅的基因當中。

02

打敗速度的

竟是一根小小胡須?

雖然海獅沒有金槍魚那極快的游泳速度,但海獅作為獵手,還是有自己擅長的技能。海獅具有驚人的感官,它們的眼睛十分犀利,可以在黑暗的水下環(huán)境發(fā)現(xiàn)魚兒的蹤跡,像許多捕食者一樣,它們的眼睛朝向前方,可以專注于自己的獵物。不僅如此,海獅在水下還可以將瞳孔張大,讓更多的光線進入,從而更好地視物。

圖片

水中的海獅,圖片來源:Flickr/ ucumari photography

但海洋從不會讓海獅輕易征服,廣袤的海洋中并非處處都是清澈的海水,視力在很多時候存在著這樣那樣的限制。更何況,對于金槍魚這種以速度見長的獵物而言,視力并不能抹平速度上的差距。

看得見,但摸不著,到頭來終歸還是一場空。

海獅當然沒有打算認輸,雖然速度不夠快,但是海獅對于金槍魚的動向卻有著十分準確的把握。盡管一時追不上,但也絕對不會跟丟,它們可以準確地感知到金槍魚們的位置,并立刻作出反應,將魚群驅趕到淺水區(qū)。

這一行為背后的秘密大家可能想象不到,不光是咱們,估計金槍魚也想不到,自己的“唯快不破”,居然敗給了海獅那不起眼的胡須。

是的,觸覺才是海獅捕獲金槍魚的真正奧秘,它們超靈敏的胡須可以準確地感知到魚兒在水中的位置。當魚兒游來游去時,它們會在身后留下小波浪或者尾跡,海獅能夠使用它們的胡須檢測到這些尾跡并跟隨這些魚兒。

圖片

海獅的胡須可以感應水流,圖片來源:參考文獻

其實大多數(shù)哺乳動物都有胡須,不過這些胡須的橫截面大都是圓形的,而海獅胡須的橫截面卻是橢圓形的。研究表明,這是感知水流速度和方向的最佳形狀,同時還可以最大限度地減少海獅自身游泳產(chǎn)生的振動“噪音”。

海獅的胡須長約 30 厘米,是所有哺乳動物中最長的,海獅可以前后移動它們,就像我們用指尖觸摸感受事物一樣,海獅可以用胡須掃過物體,感受它們的大小、形狀和質地。

圖片

海獅和海豹的胡須,圖片來源:參考文獻

不得不說,輸給這樣的胡須,金槍魚它確實不冤。

03

光有胡須還不夠

合作才能共贏

根據(jù)前文的描述,金槍魚之所以被海獅所捕獵,其實除了海獅神奇的胡須,以及靈敏的身手,另一個最關鍵的原因其實是海獅之間的合作。

當魚群出現(xiàn)時,海獅們一起狩獵可以增加獲得更多獵物的機會。通常,海獅會將魚群驅趕到一起,并在魚群的邊緣找機會捕獵那些落單的個體。

不得不說,海獅非常聰明,根據(jù)科學家們的觀察,海獅可以表現(xiàn)出許多通常只有人類才擁有的行為。例如,在美國加州大學圣克魯斯分校的海洋研究實驗室里,有一只名為“羅南”的海獅,能夠隨著音樂節(jié)奏而舞動

海獅似乎知道什么時候適合一起捕獵,它們通常在獵物豐富時這樣做,當獵物稀缺時,它們則傾向于單獨捕獵。

圖片

成功捕食的海獅,圖片來源:參考文獻

嘿,海獅真是神奇而又聰明的動物~

參考文獻:

[1] Murphy, C. T., Eberhardt, W. C., Calhoun, B. H., Mann, K. A., & Mann, D. A. (2013). Effect of angle on flow-induced vibrations of pinniped vibrissae. PloS one, 8(7), e69872.

[2] Dehnhardt, G., & Dücker, G. (1996). Tactual discrimination of size and shape by a California sea lion (Zalophus californianus). Animal Learning & Behavior, 24(4), 366-374.

[3] Páez‐Rosas, D., Vaca, L., Pepolas, R., Wollocombe, R., De Roy, T., & Rivas‐Torres, G. (2020). Hunting and cooperative foraging behavior of Galapagos sea lion: An attack to large pelagics. Marine Mammal Science, 36(1), 386-391.

出品|科普中國

作者|EVEE 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監(jiān)制|中國科普博覽

選送單位:中國科學院計算機信息網(wǎng)絡中心



歡迎掃碼關注深i科普!

我們將定期推出

公益、免費、優(yōu)惠的科普活動和科普好物!


聽說,打賞我的人最后都找到了真愛。
做科普,我們是認真的!
掃描關注深i科普公眾號
加入科普活動群
  • 參加最新科普活動
  • 認識科普小朋友
  • 成為科學小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