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科普:傳染病是如何傳播的?
來源:豆瓣
發(fā)布時間:2020-03-14
瀏覽次數(shù):4554

1906年8月,銀行家沃倫一家正在紐約的避暑別墅度假。沒多久沃倫的女兒感染了傷寒,緊接著這所別墅里的11人有6人被感染。很快將人們將目標鎖定在了廚師瑪麗·梅倫(Mary Mallon)身上,瑪麗此前工作過的地點都曾暴發(fā)過傷寒,而且瑪麗不是一個愛干凈的廚師,上完廁所及做飯之前從來不洗手,瑪麗最擅長不戴手套手工制作“桃子冰激凌”?,旣惪雌饋斫】祲褜?、面色紅潤,完全不像是一個感染者,但研究人員在她的膽囊中發(fā)現(xiàn)了大量活性傷寒桿菌。作為歷史上第一個被發(fā)現(xiàn)的“健康帶菌者”,瑪麗與當?shù)匦l(wèi)生部門達成和解并取消隔離,條件是她不再做廚師。幾年后,固執(zhí)的瑪麗再次以“布朗夫人”的名義重操舊業(yè),并再次使25人感染?,旣愖罱K被隔離在一座島上直到去世?,旣愐簧兄苯觽鞑チ?2例傷寒,其中7例死亡,間接被傳染者不計其數(shù)。作為歷史第一位“超級傳播者”,她擁有了一個與傷寒緊緊聯(lián)系在一起的名字“傷寒瑪麗(Typhoid Mary)”


傷寒瑪麗

假如我們每個人都是“超級瑪麗”,每天傳染10個人,只要不到10天時間,全世界的人都會被感染。如果傳染病的致死率為10%的話,很快地球上將減少7.5億人口。幸運的是,這是傳染病傳播最簡陋的模型,實際上還沒有哪一種傳染病能在這么短時間內(nèi)讓這么多人死亡。

早期的傳播模型

天花病毒是催生人類研究傳染病模型的最早動力,盡管我國在宋代就已經(jīng)開始接種人痘以預防天花,但人痘法依然具有讓人感染上天花并死亡的風險。當這種方法傳到歐洲的時,對這種風險的擔憂開啟了對傳染病模型的研究。英國科學家詹姆斯?尤林(James Jurin)統(tǒng)計量很多天花病例,結論證明自然感染天花的死亡概率為10-20%,接種天花疫苗后仍然死亡人數(shù)的人數(shù)2%,這是有關傳染病最早的統(tǒng)計數(shù)據(jù)。


詹姆斯?尤林(James Jurin)

?

然而,在歐洲大陸的法國,對接種的懷疑態(tài)度比英國更為強烈,物理學家和數(shù)學家丹尼爾·伯努利(Daniel Bernoulli)試圖從從另一個角度證明天花疫苗的長期利益大于眼前的風險——即人痘究竟能夠?qū)㈩A期壽命將增加多少。


丹尼爾·伯努利(Daniel Bernoulli)

他把人群分為兩組:一組是天花易感人群(Susceptible),另一組是之前感染過天花的人群(Infective)。作為流體力學的開山鼻祖,他的模型一開始就考慮了時間的作用,并用兩個方程來描述這個問題。一個方程描述了人口隨時間的變化; 另一組給出了易感染天花的人數(shù)。在這種簡化模型下,如果所有人口在出生時接種疫苗,預期壽命將增加3年以上。丹尼爾·伯努利開創(chuàng)了傳染病模型研究的先河,他在模型中引入的流體力學的描述方法至今仍在使用。

最經(jīng)典的模型

一百多年以后,流行病學研究逐漸發(fā)展成為一門專門的學科。發(fā)現(xiàn)蚊子是瘧疾的傳播媒介的 Ronald Ross 爵士成為第一個因為流行病學研究獲得諾貝爾獎的人。


羅納德·羅斯爵士

Ross 爵士的助手安德森·麥肯德里克(Anderson McKendrick)與其同實驗室的化學家威廉·克馬克(William Kermack),在1927年共同發(fā)表了流行病研究中最經(jīng)典、最基本的“SIR”模型,為傳染病動力學的研究做出了奠基性的貢獻。


麥肯德里克和克馬克

SIR模型從所有人的總數(shù)N出發(fā),將人群分為三類:

易感者(Susceptible):還沒有被感染,但是可能被感染的人,數(shù)量用S表示;

感染者(Infective):已經(jīng)被感染且依然能接觸易感人群的人,數(shù)量用I表示;

移除者(Removal),由于被隔離或接受治療產(chǎn)生免疫能力,以及那些因病去世的人被稱為移除者,數(shù)量用R表示;

在最開始的時候,所有人都是易感者,即S=N;然后S以每天有α的可能性被感染,感染者I又以每天β的概率轉化為移除者R(康復或死亡)。

?


SIR模型

這三種人的數(shù)量都與時間有關系,在不同時刻t下,這三者的關系為:

N(t)=S(t)+I(t)+R(t)

總人數(shù)= 易感人數(shù)+感染人數(shù)+移除人數(shù)

S(t+1)=S(t)-αS(t)

下一時刻的易感人數(shù)=當前易感人數(shù)-新感染人數(shù)

I(t+1)=I(t)+αS(t)-βI(t)

下一時刻的感染人數(shù) = 當前感染人數(shù)+新感染人數(shù)-新移除人數(shù)

R(t+1)=R(t)+βI(t)

下一時刻的移除人數(shù)=當前移除人數(shù)+新移除人數(shù)

從這四個簡單到小學生就能懂的關系式出發(fā),McKendrick和Kermack研究了S,I,R三類人隨時間的變化率。他們采用了一種被稱為連續(xù)時間馬爾可夫鏈的隨機過程最終推導出三類人員的變化率(具體過程比較復雜,暫且可以忽略):

我們最關心的是第二個式子,即感染人群數(shù)I的變化率。當I的變化率I'為負值,則表明感染的總人數(shù)I是在下降的。當I'為正值時,感染的總人數(shù)I在上升。因此,科學家們將αS(t)I(t)與βI(t)的大小關系定義為一個特殊的量:

?

R0表示的是基本傳染數(shù)(Basic Reproduction Rate),它代表了感染者在死亡或康復之前被他感染的人數(shù)。盡管形式上有些類似,但R0與移除者R(Removal)本身并沒有關系。當R0<1時,每個感染該疾病的人在死亡或康復之前感染的人數(shù)少于1人,因此疫情將逐漸消失(I'<0)。當R0>1時,意味著每個人感染者將再感染不止一個人,因此該流行病將傳播開來(I'>0)。上面的R0只適用于基本的SIR模型,不同的傳染病具有不同的R0。

R0可能是流行病學中最重要的一個量,是研究傳染病群體生物學的核心問題。下圖展示了季節(jié)性流感(Seasonal Flu),埃博拉(Ebola),SARS,麻疹(Measles)以及艾滋病病毒(HIV)的R0。盡管麻疹具有最強的傳染性,但是大家不用擔心,中國從1965年開始普種麻疹減毒活疫苗后發(fā)病顯著下降。

?

最早的SIR模型奠定了傳染病模型研究的基礎,但它畢竟是一種簡化的模型。影響傳染病實際傳播的因素非常復雜,自身免疫狀況,傳播方式,人群聚集情況,醫(yī)療保障措施(疫苗)等等都會影響傳播。SIR的缺陷也非常明顯的,它并沒有考慮許多傳染病存在潛伏期,已經(jīng)被感染但是沒有表現(xiàn)出來的人群被稱為潛伏者。當潛伏期趨近于無窮的時候,被感染的人就會像”傷寒瑪麗“那樣,很容易作為超級傳播者。潛伏期越長,傳染病越難控制??紤]到這些因素,SIR模型衍生出了SEIR模型,其中E代表潛伏者(EXPOSED)。


SEIR模型

注意這些模型之間的那些實線和虛線,表示不同類別之間轉化的可能性,虛線表示也可能這種轉化不存在。像艾滋病這種傳染病,感染者目前并沒有機會獲得治愈,也就是沒有移除者(Removal),SIR模型并不適用。描述艾滋病傳播的模型模型被稱為SI模型(易感-感染者模型)。


SI模型

借助這些傳染病模型,我們將能驗證隔離或注射疫苗確實是制止傳播的有效手段。假如感染者,能夠每天接觸10個人,

假如有20%的機會使周圍的人感染,則R0 =2:

可是如果那10個人中,有5個都打了疫苗:

則R0就會降到R0=1.

疫苗實際上與隔離的作用差不多,也將會降低R0.

我們也可以將SIR三類人在不同時間的人數(shù)用曲線表示出來。例如總人數(shù)為 1000 的大學或公司,剛開始只有一個人感染感冒,其他 999 個人很健康但屬于易感人群。假設感染者每天將傳染其他五人,并且人們一般會在生病一到三天后決定去醫(yī)院或隔離。因此,我們假設每天移除 1/3的感染者。曲線如下所示,其中藍色,綠色,紅色分別表示易感者S,感染者I以及移除者R.

上例中,疫情會在五天后達到高潮,一半的人群會被感染,疫情大爆發(fā)了。如果我們再來分析如果每天80%的感染者被送進醫(yī)院或隔離,將得到:

盡管它在第六天才達到頂峰,但只有不到200人感染。數(shù)據(jù)證明感染后就醫(yī)與隔離是正確的做法。

結束語

SIR模型簡要的反映了群體中不同類別之間的動態(tài)轉換。這種基于流體力學的狀態(tài)演變方程用途十分廣泛,它們不僅能夠描述捕食者和獵物之間的動態(tài)關系,描述經(jīng)濟周期的動態(tài)變化,還能描述輿論傳播等很多領域。所有這些最基礎的模型并不深奧,只需要基本的微積分知識就能深刻了解數(shù)學帶來的神奇力量!



關注【深圳科普】微信公眾號,在對話框:
回復【最新活動】,了解近期科普活動
回復【科普行】,了解最新深圳科普行活動
回復【研學營】,了解最新科普研學營
回復【科普課堂】,了解最新科普課堂
回復【團體定制】,了解最新團體定制活動
回復【科普基地】,了解深圳科普基地詳情
回復【口罩】,預約報名官方口罩免費領取
回復【科學防控】,學習疫情相關科普知識
回復【科普小達人】,報名參賽贏取萬元大獎
?

聽說,打賞我的人最后都找到了真愛。
做科普,我們是認真的!
掃描關注深i科普公眾號
加入科普活動群
  • 參加最新科普活動
  • 認識科普小朋友
  • 成為科學小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