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科普:蝴蝶中的祝英臺,原來是男裝小姐姐!
來源:物種日歷
發(fā)布時間:2020-03-24
瀏覽次數:4636

一對黃黑相間的大蝴蝶飛到了山洞口,一會兒飛到東,一會兒飛到西,但兩只蝴蝶始終不分開。戚芳叫了起來:“梁山伯,祝英臺!梁山伯,祝英臺!”湘西一帶的人管這種彩色大蝴蝶叫“梁山伯,祝英臺”。這種蝴蝶定是雌雄一對,雙宿雙飛。

——金庸《連城訣》
?

《梁山伯與祝英臺》其中梁祝化成的蝶是什么蝶,有很多種說法,有說是絲帶鳳蝶(Papilio telamon)的,有說美鳳蝶(P. memnon)的,其中玉帶鳳蝶(P. polytes)是被最廣泛認可的。
?

梁?;氖鞘裁吹?/strong>

玉帶鳳蝶也許是中國最常見的鳳蝶了,在整個亞洲分布都很廣泛。被視為中國最著名情侶的化身,也許是因為玉帶鳳蝶在中國分布最廣泛,體型大容易被觀察到,而且我們常常可以見到玉帶鳳蝶的求偶行為——雄蝶圍繞著雌蝶有節(jié)奏地張合雙翅,炫耀自己的身姿,追逐雌蝶,看起來就是兩只蝴蝶形影不離地在空中飛舞。但是中國古代傳說的弊病就是對于物種沒有詳細的、科學的描述,因而后續(xù)無法考證,所以我們并不能完全確認梁?;牡褪怯駧P蝶,傳說就當個故事看吧。
?

玉帶鳳蝶長著黑色的翅膀,雄蝶前翅外緣有一列白斑,后翅中央也有一列白斑,這就是“玉帶”的由來。雌蝶和雄蝶斑紋不一樣,也有很多變化,常見的類型是前翅沒有明顯的白斑,后翅的白斑周圍還有一些紅斑,這種類型是擬態(tài)有毒的紅珠鳳蝶(Pachliopta aristolochiae)。雄蝶不擬態(tài),雌蝶擬態(tài)有毒的蝶,就是為了盡可能地保證雌蝶生存,繁殖更多的后代。對于昆蟲和其他動物來說,繁殖就是一生中最重要的事。

玉帶鳳蝶幼蟲取食蕓香科各類植物的葉子,比如說我們熟悉的水果柚子、檸檬、柑、橘、橙子、黃皮(Clausena lansium),還有野生植物兩面針(Zanthoxylum nitidum)、飛龍掌血(Toddalia asiatica)、食茱萸(Z. ailanthoides)、簕(lè)欓(tǎnɡ)花椒(Z. avicennae)等等。成蟲喜歡訪花,吸食花蜜,尤其是橙色和紅色的花特別吸引玉帶鳳蝶。訪花時的玉帶鳳蝶翅膀一直在扇動,幾乎一刻不停,不過它們也會攤開雙翅停歇接近地面的灌木上曬太陽,在這種時候觀察它們就比較容易。
?

蝶生和人生一樣艱難

和其他蝴蝶一樣,玉帶蝴蝶屬于完全變態(tài)的昆蟲,一生經歷卵-幼蟲-蛹-成蟲四個階段。雌蝶通常將卵產在蕓香科柑橘屬植物葉子的背面。玉帶鳳蝶的卵是米黃色圓球形的,直徑只有1毫米左右。卵大概會在3~7天后孵化出幼蟲,剛孵化出來的幼蟲身體很小,顏色草綠中帶著黑,看起來其貌不揚。

幼蟲取食蕓香科植物的葉子,慢慢蛻皮長大。它們差不多每2~9天蛻一次皮,再大點的時候就像一團綠色摻著白色的鳥糞,這種形態(tài)在自然界就是很好的偽裝。在蛻第4次皮之后,它們變?yōu)榱?齡幼蟲,這時候就不會再長大了。

鳳蝶幼蟲的頭上都有一個臭角腺。如果你試著突然去碰碰幼蟲的頭部,它就會伸出兩條橘紅色的臭角,裝成一條小蛇的樣子恐嚇天敵,同時還會散發(fā)出一些氣味防御。這種氣味非但不臭,我覺得還有一股清香,這也許和它們的食物——柑橘屬植物的葉子有關,這些葉子具有很多透明的腺點,含有帶香味的揮發(fā)性油。如果有機會遇到,你可以親測一下。

5齡幼蟲在化蛹前會排出一堆糞便,然后趴在葉子上不吃不喝。玉帶鳳蝶幼蟲化蛹的時候會找一個固定點,然后縮起身體,晃來晃去最終變成一個蛹。在綠葉間化的蛹,常常是草綠色的,在枯樹枝或者比較黯淡的環(huán)境,蛹則為灰褐色。隨著時間一天天過去,蛹的顏色也會慢慢變深,在蛹的內部正在發(fā)生一系列劇烈的變化。
?

網上曾經流行一種說法,說蝴蝶幼蟲在化蛹時會變成一泡汁水在內部重組,這種說法有點過于簡單粗暴了。實際上昆蟲化蛹是一個極其復雜的過程,化蛹的過程中會發(fā)生一些組織解離,解離后溶于血液的物質多半成為組建新器官的營養(yǎng)物質。但血管、中樞神經系統(tǒng)、氣管等重要結構往往不經過解離和徹底破壞,直接參與成蟲的組建。在蛹內部有一些特定的細胞群叫做“器官芽”或者“成蟲盤”,會對應發(fā)育成蝴蝶成蟲的一些身體結構。蛹也并非只是一包液體加外皮的結構,所以不能簡單地理解為像終結者似的“液化”然后再分化出器官。

大約在8~17天后,玉帶鳳蝶就會從蛹中羽化出來,開始新的生命。羽化時蛹會從頭部裂開一條縫,成蟲從頭部開始鉆出來蛹殼。一開始它們的翅膀還是皺巴巴的,隨著血液的充滿慢慢展開變硬,待全部展開時就可以自由飛行了。不過,并不是每只蝴蝶都能順利羽化,也有羽化失敗的情況,比如說翅膀沒有完全打開或者有其他殘疾。

其實蟲生和人生一樣多艱,能熬到羽化這一步已算萬幸。在幼蟲階段,玉帶鳳蝶的幼蟲非常容易被寄生蜂或者寄蠅寄生。這些寄生蜂或者寄蠅會將自己的產卵管插到幼蟲體內,將自己的卵產在幼蟲的身體里。幼蟲一孵化就以幼蟲的體液為食,奪走幼蟲吸收的營養(yǎng),最后從幼蟲身體表面爬出來,化蛹后羽化飛走。有一次朋友說發(fā)現了玉帶鳳蝶幼蟲,抓來送給我飼養(yǎng)。結果養(yǎng)了幾天以后就爬出了寄蠅的蛆,那場面真是難以描述。
?

安能辨我是雄雌

在前面,我們已經說過了玉帶鳳蝶雌雄蝶翅膀的斑紋不一樣,雄蝶斑紋很固定,基本沒有變化。而雌性玉帶鳳蝶的翅膀有四種不同的斑紋,其中三種都是在擬態(tài)有毒的紅珠鳳蝶,另外一種和雄蝶類似,為非擬態(tài)圖案。所以我們有時候能看到圍繞著柑橘樹飛的玉帶鳳蝶,看起來是雄蝶,停下來在葉子上產卵時,才發(fā)現是“男裝麗人”。

早在19世紀中葉,博物學家華萊士就在馬來群島發(fā)現了玉帶鳳蝶的雌蝶擬態(tài)現象,這一現象后來后來也成為了教科書上擬態(tài)的經典案例。這些現象背后的作用機制是什么?是百年來科學家們想要搞清楚的問題。

從孟德爾時代開始,我們就知道,生物界形形色色的現象的背后,都有基因密碼在操控。在2014年,美國芝加哥大學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發(fā)現,在玉帶鳳蝶的基因中存在一種雙性基因(doublesex,簡稱dsx),這種基因原本是決定昆蟲性別的,dsx基因一般都沒什么變化,但在玉帶鳳蝶中出現了高度的變異性。
?

通過研究證實,dsx基因的表達情況與翅膀圖案的形成完全相符。如果把dsx基因的信息順序顛倒過來表達,雌蝶就會出現擬態(tài)斑紋,反之則不出現擬態(tài)斑紋(表現為雄蝶的斑紋)。dsx基因可以激活其他基因,產生更廣泛的影響,研究人員認為dsx基因可能就是雌蝶翅膀斑紋多樣化的成因。這些研究也為我們了解其他蝴蝶雌性擬態(tài)基因的起源和演化,提供了重要的方向。

本文是物種日歷第6年第84篇文章,來自物種日歷作者@三蝶紀。

關注【深圳科普】微信公眾號,在對話框:
回復【最新活動】,了解近期科普活動
回復【科普行】,了解最新深圳科普行活動
回復【研學營】,了解最新科普研學營
回復【科普課堂】,了解最新科普課堂
回復【團體定制】,了解最新團體定制活動
回復【科普基地】,了解深圳科普基地詳情
回復【口罩】,預約報名官方口罩免費領取
回復【科學防控】,學習疫情相關科普知識
回復【科普小達人】,報名參賽贏取萬元大獎

聽說,打賞我的人最后都找到了真愛。
做科普,我們是認真的!
掃描關注深i科普公眾號
加入科普活動群
  • 參加最新科普活動
  • 認識科普小朋友
  • 成為科學小記者